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est website

人才培养

创新班奋斗成长记-喜报!碳中和技术创新班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斩获二、三等奖

信息来源: 供稿人: 发布日期:2023-08-31 点击数:

近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东南大学举行。本届大赛共吸引了638所高校参赛,终审决赛共有261支队伍参与。碳中和技术创新班学生申强、宋欣宸分别带领着团队闯入决赛,在半岛·综合体育官网教师常玉龙、江霞、马良,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教师吴一凡的带领和指导下,斩获全国二、三等奖。

 

二等奖获奖项目

捕碳先锋-基于气液旋流吸收技术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团队成员:

申 强(碳中和技术创新班2021级本科生)、

王奕朦、李朝越、郭济宁、郑雯清、徐贝尔、谢 洋

指导教师:

常玉龙(半岛·综合体育官网)

江 霞(半岛·综合体育官网)

马 良(半岛·综合体育官网)

项目介绍:

项目团队聚焦全球热点的CO2捕集问题,从燃气CO2捕集入手,设计出一款应用于工业领域捕集CO2的万吨级微旋流吸收塔;创新性提出强气旋剪切力作用下的液滴破碎原理,研发出界面振荡吸收技术,并采用流体力学模拟,探索出最佳结构尺寸,对吸收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推动前沿CCUS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获奖团队在比赛中)

获奖师生赛后心得:

队长申强: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项目的脱颖而出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辛苦付出,背后无数次的打磨修改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这里特别感谢团队的指导老师和每一位成员。我不仅认识到了自己所学知识和专业的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和其他院校的同学相互交流作品,学习先进技术,在同台竞技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领略全国各院校的风采。我在今后也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不断进取,坚持创新,用知识丰富和武装自我,努力为我国“双碳”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指导教师常玉龙: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非常契合我们学院零碳能源、资源碳中和、碳捕集利用、减污降碳协同等科研方向。碳中和创新实践班也是以此为导向,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创新创业比赛和科研训练中,培养“双碳”领域的栋梁之才。希望更多的优秀同学能够参与到我们学院碳中和创新实践班,也希望多多参与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贡献川大智慧。

三等奖获奖项目

碳电先锋-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反应的CO2矿化电池

团队成员:

宋欣宸(碳中和技术创新班2021级学生)、

温 娴、刘文睿、付珺瑶、张笑娟、郑 双、李沁婷

指导教师:

吴一凡(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

项目介绍:

根据CO2矿化反应吉布斯自由能降低这一特征,本团队创新提出两种氨协同CO2矿化电池。该电池耦合回收利用工业废氨,解决了传统电池受限于传统单一矿化反应(Ca(OH)2+CO2→CaCO3↓+H2O)的技术瓶颈。同时,二代电池解决了矿化强酸根盐的热力学限制,通过多种变化工艺解决了阴极沉淀堵塞催化剂等问题,并采用新的非贵金属低成本催化剂催化反应降低了H2氧化还原的成本,为CO2减排、CO2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工业废氨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获奖团队在备赛中)

获奖师生赛后心得:

队长宋欣宸:在这次比赛中,我们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更提升了自己的科研素养,同时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一起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共同成长。通过这次比赛,我对节能减排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现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们更要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运用科技手段,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地球家园。

指导教师吴一凡: 在本次比赛过程中,我指导了宋欣宸等同学进行节能减排的相关研究。这次比赛让我深刻认识到CO2减排利用研究的紧迫性,以及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与学生们的积极交流和紧密合作,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对环保事业的热情和担当。这次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技巧,还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我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关注节能减排领域的最新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08年由浙江大学首次举办。其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双碳”战略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坚持产学互融,兼收并包,不断拓宽参与路径,创新赛道形式,专项奖与传统赛道并行,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屡创新高,已发展成为起点高、精品多、覆盖面广且影响力大的全国知名大学生创新竞赛。

图文来源:常玉龙、申强、

吴一凡、宋欣震

编辑/审核:喻可乐